英国博士申请第一封套磁信。你,会写吗?
网络上很多关于首封“套磁信”的帖子和经验,甚至归类到:“海套”,“学术套”和“另类套”。这个,搞复杂了。做事情要从目的出发。套磁信的目的是:老师愿意和你沟通,进而给你读博士的机会。从这个逻辑基点出发,下面就是套磁过程的最合理设计:

Stage 1:精选导师和确认套磁信发出时间
Stage 2:设计首封套磁信内容
Stage 3:做好文法修饰
今天先讲第一步(怕大家消化不了)
精选导师第一要招:不要海投。

也就是在你的科研方向上筛选3-5个导师。圈子小,如果你的打击对象宽泛,在该收到信息的老师拿到自荐信的同时,也被在一层楼工作的其他科研人员聊起。那么你邮件中的各种“针对性”表述在老师看来就是不真诚。这一点是减分的。如果不是一层楼,而是圈子里面关系不错的其他学校人员聊起,并且最后你没有选择TA,那么将来的科研之路,这个“梁子”总要去想办法调节。所以,不要海投。
精选导师第二要招:精准打击。

这一点不是数量而是质量。也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。开篇就说,套磁信是为了老师给你博士机会。TA愿意给你四年或者更多时间,是因为你的课题和TA的方向“不谋而合”。不然你不懂TA,何必浪费彼此时间去讨论?
那么作为精选阶段要做到:
读老师的至少两篇论文的Summary和Conclusion,如果可能读全篇;
总结看过论文后你能想到的不太低级的问题;
将问题和你的Research Topic脑补一下关联性。
三件事情做完,你觉得可以逻辑自洽一个观点你们是彼此的“soul mate”,那么这个导师可以上你的list。
选择发送时间:这个其实是精准打击的衍生品

老师所在学校或者科研组的奖学金情况 这个不容易打探到。但是有可能的话,了解几个点:是不是有PhD毕业,是不是有新的 Funding进组。两件事,都决定了老师是不是有可能“招新”,以增加你的“中奖”概率。
老师是不是带本科或者研究生:lecture,seminar或者实验 这个可以在大学官网搜索老师名字,看看本科或者研究生授课链接有没有。或者装作本科生邮件ugadmission直接问某某老师是不是教课,你是“迷弟”“迷妹”。这些信息就是告诉你每年复活节之后的六七月他们是不是要批卷子。那个时候心情怕是不好,也会比较忙。
老师是不是在学校,还是Sabbatical,或者在参加conference 在校或者在conference的概念是,他肯定看得到邮件,如果不回你就算了。特别是Conference,压力小,心情好,一般都会给个机会。Sabbatical,是用来专注科研的带薪假期,这个要看老师了。
周初还是周末,早上还是晚上 这个是common sense的问题。周末或者周一发邮件的后果是啥,如果你工作应该清楚 – 被掩埋在几十封邮件中。做一周中,当地时间一早发,成为TA打开邮箱后的前5,这样你得到回复的周期有可能不会很久。
总而言之,技巧千万条,内容最重要。内容的基础?缩小,缩小,在缩小你的精准打击的导师范畴,深耕TA的科研领域,熟读2-3篇TA的论文。不然,你的PhD申请就不够诚恳。